金針賦

한닥터 2008.12.08 조회 수 918 추천 수 0

金針賦 楊氏注解
觀夫針道, 捷法最奇, 須要明于補瀉, 方可起于傾危. 先分病之上下, 次定穴之高低. 頭有病而足取之, 左有病而右取之. 男子之氣, 早在上而晩在下, 取之必明其理; 女子之氣, 早在下而晩在上, 用之必識其時. 午前爲早屬陽, 午後爲晩屬陰, 男女上下, ?腰分之. 手足三陽, 手走頭而頭走足; 手足三陰, 足走腹而胸走手. 陰升陽降, 出入之機. 逆之者爲瀉 爲迎, 順之者爲補 爲隨. 春夏刺淺者以瘦, 秋冬刺深者以肥. 更觀元氣厚薄, 淺深之刺猶宜.
經曰 : 榮氣行于脈中, 周身五十度, 無分晝夜, 至平旦與衛氣會于手太陰. 是則衛氣之行, 但分晝夜, 未聞分上下, 男女臟腑經絡, 氣血往來, 未嘗不同也. 今分早晩何所据依? 但此賦今人所尙, 故錄此以參其見.
原夫補瀉之法, 妙在呼吸手指. 男子者, 大指進前左轉, 呼之爲補, 退後右轉, 吸之爲瀉, 提針爲熱, 揷針爲寒; 女子者, 大指退後右轉, 吸之爲補, 進前呼之爲瀉, ?針爲熱, 提針爲寒. 左與右各異, 胸與背不同, 午前者如此, 午後者反之. 是故爪而切之, 下針之法; 搖而退之, 出針之法; 動而進之, 催針之法; 循而攝之, 行氣之法. ?而去病, 彈則補虛, ?腹船施, ?爲穴閉. 重沈豆許曰按, 輕浮豆許曰提. 一十四法, 針要所備. 補者一退三飛, 眞氣自歸; 瀉者一飛三退, 邪氣自避. 補則補其不足, 瀉則瀉其有餘. 有餘者爲腫爲痛曰實, 不足者爲痒爲麻曰虛. 氣速效速, 氣遲效遲, 生者?而死者虛, 候之不至, 必死無疑.
此一段手法, 詳注四卷.
且夫下針之先, 須爪按重而切之, 次令咳嗽一聲, 隨咳下針. 凡補者呼氣, 初針刺至皮內, 乃曰天才; 少停進針, 刺入肉內, 是曰人才; 又停進針, 刺至筋骨之間, 名曰地才. 此爲極處, 就當補之, 再停良久, 却須退針至人之分, 待氣沈緊, 倒針朝病, 進退往來, 飛經走氣, 盡在其中矣. 凡瀉者吸氣, 初針至天, 少停進針, 直至于地, 得氣瀉之, 再停良久, 卽須退針, 復至于人, 待氣沈緊, 倒針朝病, 法同前矣. 其或暈針者, 神氣虛也, 以針補之, 口鼻氣回, 熱湯與之, 略停少頃, 依前再施.
如刺肝經之穴, 暈, 卽補肝之合穴, 針入卽蘇, 餘?此. 或有投針氣暈者, 卽補足三里, 或補人中, 大抵暈從心生, 心不懼?, 暈從何生? 如關公刮骨療毒, 而色不變可知.
及夫調氣之法, 下針至地之後, 復入之分, 欲氣上行, 將針右捻; 欲氣下行 將針左捻; 欲補先呼後吸, 欲瀉先吸後呼. 氣不至者, 以手循攝, 以爪切?, 以針搖動, 進捻?彈, 直待氣至. 以龍虎升騰之法, 按之在前, 使氣在後, 按之在後, 使氣在前. 運氣走至疼痛之所, 以納氣之法, 扶針直?, 復向下納, 使氣不回. 若關節阻?, 氣不過者, 以龍虎龜鳳通經接氣, 大段之法, 驅而運之, 仍以循攝爪切, 無不應矣. 此通仙之妙.
龍虎龜鳳等法, 亦注四卷.
?夫出針之法, 病勢旣退, 針氣微松, 病未退者, 針氣始根, 推之不動, 轉之不移, 此爲邪氣吸拔其針, 乃至氣眞至, 不可出之; 出之者其病卽復, 再須補瀉, 停以待之, 眞候微松, 方可出針豆許, 搖而停之. 補者吸之去疾, 其穴急?; 瀉者呼之去徐, 其穴不閉. 欲令주密, 然後吸氣, 故曰: 下針貴遲, 太急傷氣. 已上總要, 于斯盡矣.
《醫經小學》云 : 出針不猛出, 必須作三 四次, 徐轉出可之則無血, 若猛出必見血也. 《素問》補遺篇注云 : 動氣至而卽出針, 此猛出也. 然與此不同, 大抵經絡有凝血, 欲大瀉者當猛出. 若尋常補瀉, 當依此可也. 亦不可不辨.
考夫治病, 其法有八: 一曰燒山火, 治頑麻冷痺, 先淺後深, 凡九陽而三進三退, 慢提緊按, 熱至, 緊閉?針, 除寒之有準. 二曰透天凉, 治肌熱骨蒸, 先深後淺, 用六陰而三出三入, 緊提慢按, 徐徐擧針, 退熱之可?. 皆細細?之, 去病準繩. 三曰陽中隱陰, 先寒後熱, 淺而深, 以九六之法, 則善補後瀉也. 四曰陰中隱陽, 先熱後寒, 深而淺, 以六九之方, 則先瀉後補也. 補者直須熱至, 瀉者務待寒侵, 猶如?線, 慢慢轉針, 法淺則用淺, 法深則用深, 二者不可兼而紊之也. 五曰子午搗臼, 水蠱膈氣, 落穴之後, 調氣均勻, 針行上下 九入六出, 左右轉之, 十遭自平. 六曰進氣之訣, 腰背?膝痛, 渾身走注疼, 刺九分, 行九補, 臥針五七吸, 待氣上下, 亦可龍虎交戰, 左捻九而右捻六, 是亦住痛之針. 七曰留氣之訣, ?癖??, 刺七分, 用純陽, 然後乃直?針, 氣來深刺, 提針再停. 八曰推添之訣, ??瘡癩, 取其要穴, 使九陽得氣, 提按?尋, 大要運氣周遍, 扶針直?, 復向下納, 回陽倒陰, 指下玄微, 胸中活法, 一有未應, 反覆再施.
若夫過關過節催運氣, 以飛經走氣, 其法有四: 一曰靑龍擺尾, 如扶船舵, 不進不退, 一左一右, 慢慢發動. 二曰白虎搖頭, 似手搖鈴, 退方進圓, 兼之左右, 搖而振之. 三曰蒼龜探穴, 如入土之象, 一退三進, 鑽剔四方. 四曰赤鳳迎源, 展翅之儀, 入針至地, 提針至天, 候針自搖, 復進其原, 上下左右, 四圍飛旋, 病在上吸而退之, 病在下呼而進之.
以上手法, 乃大略也. 其始末當參考四卷.
至夫久患偏枯, 通經接氣之法, 有定息寸數, 手足三陽, 上九而下十四, 過經四寸, 手足三陰, 上七而下十二, 過經五寸, 在乎搖動出納, 呼吸同法, 驅運氣血, 頃刻周流, 上下通接, 可使寒者暖而熱者凉, 痛者止而脹者消. 若開渠之決水, 立時見功, 何傾危之不起哉? 雖然, 病有三因, 皆從氣血, 針分八法, 不離陰陽. 蓋經脈晝夜之循環, 呼吸往來之不息, 和則身體康健, 否則疾病競生. 譬如天下國家地方, 山海田園, 江河溪谷, 値歲時風雨均調, 則水道疏利, 民安物阜. 其或一方一所, 風雨不均, 遭以早?, 使水道涌竭不通, ??遂至. 人之氣血, 受病三因, 亦猶方所之于早?也. 蓋針?所以通經脈, 均氣血, ?邪扶正, 故曰捷法最奇者哉.
嗟夫! 軒岐吉遠, 盧扁久亡, 此道幽深, 非一言而可盡, 斯文細密, 在久習而能通. 豈世上之常辭, 庸流之泛術, 得之者若科之及第, 而悅於心; 用之者如射之發中, 而應於目. 述自先聖, 傳之後擧, 用針之士, 有志於斯, 果能洞造玄微, 而盡其精妙, 則世之伏枕之?, 有綠者遇針, 其病皆隨手而癒矣.

 

0개의 댓글

번호 제목 조회 수
209 席 弘 賦 1125
金針賦 918
207 玉龍賦《聚英》 1077
206 通玄指要賦 1438
205 瀾 江 賦 1063
204 流注指微賦 1034
203 五運主病歌 1137
202 六氣爲病歌 1245
201 百穴法歌 1062
200 十二經脈歌 1003
199 玉龍歌 1103
198 雜病十一穴歌<聚英> 1165
197 長桑君夭星秘訣歌 1124
196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 1199
195 四總穴歌 1168
194 ?後歌 1100
193 回陽九針歌 1160
192 針內障秘歌 1015
191 針內障要歌 1127
190 補瀉雪心歌 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