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陰經穴主治 , 足厥陰肝經穴歌

한닥터 2008.12.08 조회 수 1173 추천 수 0

 足厥陰經穴主治
 《內經》曰: 肝者, 將軍之官, 謀慮出焉.
 肝者, 罷極之本, 魂之居也. 其華在爪, 其充在筋, 以生血氣, 爲陽中之少陽, 通于春氣.
 東方靑色, 入通于肝, 開竅于目, 藏精于肝, 故病發驚駭. 其味酸, 其類草木, 其畜鷄, 其穀麥, 其應四時, 上爲歲星, 是以知病之在筋也. 其音角, 其數八, 其臭?, 其液泣.
 東方生風, 風生木, 木生酸, 酸生肝. 肝主筋, 筋生心, 肝主目. 其在天爲玄, 在人爲道, 在地爲化, 化生五味. 道生知, 玄生神, 在天爲風, 在地爲木, 在體爲筋, 在臟爲肝. 在色爲蒼, 在聲爲呼, 在變動爲握, 在志爲怒. 怒傷肝, 悲勝怒, 風傷筋, 燥勝風, 酸傷筋, 卒勝酸.


 足厥陰肝經穴歌
 一十三穴足厥陰, 大敦 行間 太衝侵, 中封 ?溝 中都近, 膝關 曲泉 陰包臨, 五里 陰廉 羊矢穴, 章門 常對期門深(二十六穴).
 此一經起于大敦, 終于期門. 取大敦 行間 太衝 中封 曲泉 與井滎輸經合也.
 脈起大指聚毛之際, 上循足?上廉, 去內?一寸, 上?八寸, 交出太陰之後, 上?內廉, 循股, 入陰中, 環陰器, 抵小腹, 俠胃, 屬肝, 絡膽, 上貫膈, 布脇肋, 循喉?之後, 上入??, 連目系, 上出額, 與督脈會于?; 其支者, 從目系下頰里, 環脣內; 其支者, 復從肝, 別貫膈, 上注肺. 多血少氣, 丑時氣血注此.
 乙木之臟, 脈在左關. 是肝實則脈實, 兩脇痛而目?腫痛; 虛則脈虛, 七葉薄而汪汪昏?. 資心火以補肝虛, 抑陽光而瀉本實. 故味辛補而酸瀉, 氣凉瀉而溫補. 姜橘細辛補之宜, 芎芍大黃瀉之可. 目勝離婁, 君神曲而佐磁石; 手開?盲, 搗羊肝以丸連未. 氣疼兩脇, 君枳實芍藥參芎; 痰功雙臂, 施木草橘半附?. 右脇脹痛, 桂心枳殼草姜黃; 左脇刺痛, 粉草川芎和枳實. 悲怒傷肝雙脇痛, 芎辛枳梗, 防風乾葛草姜煎; 風寒?水囊莖痛, 茴香烏藥, 靑橘良薑調酒飮. 疝本肝經, 何藥可療? 附子山梔力最高, 全蝎玄胡功不小. 上燥下寒, 梅膏搗丸歸鹿; 頭痛氣厥, 烏藥末細川芎. 寒濕脚痺踏椒囊, 風熱膝痛煎柏術. 欲上行引經柴胡川芎, 下行須要去穰靑皮. 溫則木香肉桂, 凉則菊花車前. 補用阿膠酸棗仁, 瀉用柴前犀牛角. 勿膠柱而鼓瑟, 當加減以隨宜.
 《導引本經》: 肝以眼爲穴, 人眠則血歸肝, 眼受之而能視也. 夫眠乃無名惑復之火, 不可縱之使眠, 亦不可不眠. 若膽虛寒不眠, 則精神困倦, 志慮不安; 肝實熱眠過多, 則慧鏡生塵, 善根埋滅, 皆非調肝膽, 伏睡魔之道也. 擧其要而言, 勿嗔恕, 勿晝寢, 睡其形而不睡其神是也. 蓋睡之精, 乃身之靈, 人能少睡, 則主翁惺惺, 智識明淨, 不惟神氣淸爽, 夢寐亦安也. 若貪眠則心中血潮, 元神離舍, 不惟云掩性天, 神亦隨境昏迷. 三?有云: 捉取夢中之夢, 搜求玄上之玄, 自從識得娘生面, 笑指蓬萊在目前, 此之謂也. 《內經》曰: 春三月, 此謂發陳, 天地俱生, 萬物以榮, 夜臥早起, 廣步于庭, 披發緩形, 以使志生, 此春氣之應, 養生之道也. 逆之則傷肝, 此又不可不知.

 考正穴法
 大敦: 足大指端, 去爪甲如?葉, 及三毛中. 足厥陰肝脈所出爲井木. 《銅人》針三分, 留十呼, 灸三壯.
 主五淋, 卒疝七疝, 小便數遺不禁, 陰頭中痛, 汗出, 陰上入小腹, 陰偏大, 腹臍中痛, ??不樂, 病左取右, 病右取左. 腹脹腫病, 小腹痛, 中熱喜寐, 尸厥狀如死人, 婦人血崩不止, 陰挺出, 陰中痛.
 行間: 足大指縫間, 動脈應手陷中. 足厥陰肝脈所溜爲滎火. 肝實則瀉之. 《素注》針三分. 《銅人》灸三壯, 針六分, 留十呼.
 主嘔逆, 洞泄, 遺溺?閉, 消渴嗜飮, 善怒, 四肢滿, 轉筋, 胸脇痛, 少腹腫, 咳逆嘔血, 莖中痛, 腰疼不可俯仰, 腹中脹, 小腸氣, 肝心痛, 色蒼蒼如死狀, 終日不得息, 口?, 癲疾, 短氣, 四肢厥冷, ?乾煩渴, 瞑不欲視, 目中淚出, 太息, 便溺難, 七疝寒疝, 中風, 肝積肥氣, 發??, 婦人小腹腫, 面塵脫色, 經血過多不止, 崩中, 小兒急驚風.
 太衝: 足大指本節後二寸. 或云一寸半內間動脈應手陷中. 足厥陰肝脈所注爲兪土. 《素問》女子二七, 太衝脈盛, 月事以時下, 故能有子. 又診病人太衝脈有無可以決死生. 《銅人》針三分, 留十呼, 灸三壯.
 主心痛脈弦, 馬黃, 瘟疫, 肩腫吻傷, 虛勞浮腫, 腰引小腹痛, 兩丸騫縮, ?泄, 遺溺, 陰痛, 面目蒼色, 胸脇支滿, 足寒, 肝心痛, 蒼然如死狀, 終日不得息, 大便難, 便血, 小便淋, 小腸山氣痛, ?疝, 小便不利, 嘔血嘔逆, 發寒, ?乾善渴, ?腫, 內?前痛, 淫?, ?酸, 腋下馬刀瘍瘻, 脣腫, 女子漏下不止, 小兒卒疝.
 中封:(一名懸泉): 足內?骨前一寸, 筋里宛宛中. 《素注》一寸半, 仰足取陷中, 伸足乃得之. 足厥陰肝脈所行爲經金. 《銅人》針四分, 留七呼, 灸三壯.
 主??, 色蒼蒼, 發振寒, 小腹腫痛, 食怏怏繞臍痛, 五淋不得小便, 足厥冷, 身黃有微熱, 不嗜食, 身體不仁, 寒疝, 腰中痛, 或身微熱, ?厥失精, 筋攣, 陰縮入腹相引痛.
 ?溝(一名交儀): 內?上五寸. 足厥陰絡, 別走少陽. 《銅人》針二分, 類三呼, 灸三壯. 《下經》灸七壯.
 主疝痛, 小腹脹滿, 暴痛如?閉, 數噫, 恐悸, 少氣不足, ??不樂, 咽中悶如有息肉, 背拘急不可俯仰, 小便不利, 臍下積氣如石, 足脛寒酸, 屈伸難, 女子赤白帶下, 月水不調, 氣逆則睾丸卒痛, 實則挺長, 瀉之; 虛則暴痒, 補之.
 中都(一名中?): 內?上七寸, ?骨中, 與少陰相直. 《銅人》針三分, 灸五壯.
 主腸?, ?疝, 少腹痛不能行立, 脛寒, 婦人崩中, 産後惡露不絶.
 膝關: 犢鼻下二寸旁陷中. 《銅人》針四分, 灸五壯.
 主風痺, 膝內廉痛引?, 不可屈伸, 咽喉中痛.
 曲泉: 膝股上內側, 輔骨下, 大筋上, 小筋下陷中, 屈膝橫紋頭取之. 足厥陰肝脈所入爲合水. 肝虛則補之. 《銅人》針六分, 留十呼, 灸三壯.
 主?疝, 陰股痛, 小便難, 腹脇支滿, ?閉, 少氣, 泄利, 四肢不擧, 實則身目眩痛, 汗不出, 目??, 膝關痛, 筋攣不可屈伸, 發狂, ?血下血, 喘呼, 小腹痛引咽喉, 房勞失精, 身體極痛, 泄水下痢膿血, 陰腫, 陰莖痛, ?腫, 膝脛冷疼, 女子血?, 按之如湯浸股內, 少腹腫, 陰挺出, 陰痒.
 陰包: 膝上四寸, 股內廉兩筋間, ?足取之. 看膝內側, 必有槽中. 《銅人》針六分, 灸三壯. 《下經》針七分.
 主腰尻引小腹痛, 小便難, 遺溺, 婦人月水不調.
 五里: 氣衝下三寸, 陰股中動脈應手. 《銅人》針六分, 灸五壯.
 主腹中滿, 熱閉不得溺, 風勞嗜臥.
 陰廉: 羊矢下, 去氣衝二寸動脈中. 《銅人》針八分, 留七呼, 灸三壯.
 主婦人絶産, 若未經生産者, 灸三壯, 卽有子.
 章門:(一名長平, 一名脇?): 大橫外, 直季脇肋端, ?臍上二

寸 兩傍六寸 側臥, 屈上足, 伸下足, 擧臂取之. 又云 ?尖盡處是穴. 脾之募. 足少陽厥陰之會. 《難經》曰: 臟會章門. 疏曰:臟病治此. 《銅人》針六分, 灸百壯. 《明堂》 日七壯, 止五百壯. 《素注》針八分, 留六呼, 灸三壯.
主腸鳴盈盈然, 食不化 協痛不得臥, 煩熱口乾, 不嗜食, 胸協痛支滿, 喘息, 心痛而嘔, 吐逆, 飮食却出 腰痛不得轉側, 腰脊冷疼, 溺多白濁, 傷飽身黃瘦, 賁豚積聚, 腹腫如鼓, 脊强, 四肢懈惰, 善恐, 少氣厥逆, 肩臂不擧.
東垣曰:氣在于腸胃者, 取之太陰, 陽明, 不下, 取三里, 章門, 中脘.
魏士珪妻徐病疝, 自臍下上至于心皆脹滿, 嘔吐煩悶, 不?飮食.
滑伯仁曰: 此寒在下廉, 爲灸章門, 氣海.
期門: 直乳二肋端 不用旁一寸五分. 又曰 乳旁一寸半, 直下又一寸半. 肝之募. 足厥陰?太陰?陽維之會. 《銅人》針四分, 灸五壯.
主胸中煩熱, 奔豚上下, 目靑而嘔, ?亂泄利, 腹堅硬, 大喘不得安臥, 脇下積氣, 傷寒心切痛, 喜嘔酸, 食飮不下, 食後吐水, 胸脇痛支滿, 男子婦人血結胸滿, 面赤火燥, 口乾消渴, 胸中痛不可忍. 傷寒過經不解, 熱入血室, 男子則由陽明而傷, 下血?語, 婦人月水適來, 邪乘虛而入, 及産後餘疾.
一婦人患熱入血室, 許學士云: 小柴胡已遲, 當刺期門. 針之, 如言而愈.
太陽與少陽幷病, 頭項强痛, 或眩如結胸, 心下?硬者, 留刺大椎第二行肺兪, 肝兪, 愼不可發汗, 發汗則?語, 五六日?語不止, 當刺期門.

 

0개의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