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陰肺經穴歌 《醫學入門》

한닥터 2008.12.08 조회 수 1152 추천 수 0

手太陰肺經穴歌                  《醫學入門》

 手太陰肺十一穴, 中府雲門天府訣, 俠白尺澤孔最存, 列缺經渠太淵涉, 魚際少商如?葉 (左右二十二穴).
 此一經起于中府, 終始少商, 取少商, 魚際, 太淵, 經渠, 尺澤與井榮兪經合也.
 脈起中焦, 下絡大腸, 還循胃口, 上膈屬肺. 從肺系橫出腋下, 循?內行少陰心主之前, 下?中, 循臂內上骨下廉, 入寸口, 上魚, 循魚際出大指端. 其支者, 從腋後列缺穴, 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交手陽明也. 多氣少血, 寅時注此.
 辛金之臟, 脈居右寸, 實則脈實, 上熱氣粗兼鼻壅, 瀉必辛?. 虛則脈虛, 少氣不足息低微, 補須酸熱. 橘甘下痰氣之神方, 姜陳去氣嗽之聖藥. 七情郁結因而喘, 沈香烏藥參檳; 胸?喘急徹而痛, 半夏瓜蔞桔梗, 鼻塞不通, 丸荊穗澄茄薄荷; 鼻淵不止, 末龍腦蒼芷辛夷. 百花却去紅痰, 二母偏除熱嗽. 黃蓮赤茯阿膠, 抑心火而淸肺臟; 訶子杏仁通草, 利久嗽以出喉音. 流注疼痛因痰飮, 半夏倍于朴硝; ?疹痒痛爲風熱, 苦參少于?莢. 哮嗽??, 兜鈴蟬?杏(除尖) 砒霜(少入), 熱壅咽喉, 鷄蘇荊芥桔防風. 參牛甘草消酒疸, 輕粉硫黃去鼻痔. 白礬甘遂白砒霜性情實重, 入豆?偏治?喘; 百草霜氣味雖經, 和海鹽却消舌腫. 甛??良治肺癰, 苦雄膽寒?腸痔. ?玉膏理嗽調元, 流金丹淸痰降火. 人蔘非大劑不補, 少則凝滯, 大則流通; 黃芩非枯薄不瀉, 細則凉腸, 枯則淸金. 升麻白芷, 東垣曾云報使; ?白麻黃, 仲景常用引經. 紫苑五味能補斂, 桑白防風實開通. 寒熱溫?, 名方選辨, 輕重緩急, 指下詳明. 更參一字之秘, 價値千金之重, 會得其中旨, 草木總皆空.
 《導引本經》: 肺爲五臟之華蓋, 聲音之所從出, 皮膚賴之而潤澤者也. 人惟內傷七情, 外感六淫, 而呼吸出入不定, 肺金于是乎不淸矣. 然欲淸金, 必先調息, 息調則動患不生, 而心火自靜, 一者下着安心, 二者寬中體, 三者想氣遍毛孔出入, 通用無障, 而細其心, 令息微微, 此爲眞息也. 蓋息從心起, 心靜氣調, 息息歸根, 金丹之母. 《心印經》 曰: 回風混合, 百日通靈. 《內經》曰: 秋三月, 此謂容平, 天氣以急, 地氣以明, 夜臥早起, 與鷄俱興, 使志安寧, 以緩秋刑, 收斂神氣, 使秋氣平. 無外其志, 使肺氣淸. 逆之則傷肺, 若過食瓜果, 宜微利一行, 靜息二日, 以?白粥加羊腎空心補之; 如無羊腎, 以猪腰代之, 勝服補劑. 秋當溫足凉頭, 其時淸肅之氣, 與體收斂也. 自夏至以來, 陰氣漸旺, 當薄?席, 以培壽基. 其或夏傷于暑, 至秋發爲??, 陽上陰下, 交爭爲寒, 陽下陰上, 交爭爲熱, 寒熱交爭, 皆肺之受病. 如

二少陽脈微弦, 卽是夏食生冷, 積滯留中, 至秋變爲痢疾. 如足陽明. 太陰微弦而緊, 乃反時之脈, 病恐危急. 然秋脈當如毫毛, 治法詳後與前也. 《素問》云: 秋傷于濕, 冬生咳嗽, 純陽歸空. 《秘法》云: 行住坐臥常?口, 呼吸調息定音聲, 甘津玉液頻頻咽, 無非潤肺, 使邪火下降, 而淸肺金也.


考正穴法

中府(一名膺兪): 雲門下一寸六分, 乳上三肋間, 動脈應手陷中, 去胸中行各六寸. 肺之募(募猶結募也, 言經氣聚此), 手足太陰耳脈之會. 針三分, 留五呼, 灸五壯.
主腹脹, 四肢腫, 食不下, 喘氣胸滿, 肩背痛, 嘔?, 咳逆上氣, 肺系急, 肺寒熱, 胸悚悚, 膽熱嘔逆, 咳唾濁涕, 風汗出, 皮痛面腫, 少氣不得臥, 傷寒胸中熱, 飛尸遁?, ?瘤.
雲門: 巨骨下, 俠氣戶旁二寸陷中, 動脈應手, 擧臂取之, 去胸中各六寸. 《素問》針七分, 《銅人》針三分, 灸五壯.
主傷寒四肢熱不已, 咳逆, 喘不得息, 胸脇短氣, 氣上?心, 胸中煩滿, 脇徹背痛, 喉痺, 肩痛臂不擧, ?氣.
天府: 腋下三寸, ?腕上五寸, 動脈中, 用鼻尖点墨, 到處是穴. 禁灸, 針四分, 留七呼.
主暴痺, 口鼻?血, 中風邪, 泣出, 喜忘, 飛尸惡?, 鬼語, 喘息, 寒熱?, 目眩, 遠視??, ?氣.
俠白: 天府下, 去?五寸動脈中. 針三分, 灸五壯. 主心痛, 短氣, 乾嘔逆, 煩滿.
尺澤: ?中約紋上, 動脈中, 屈?橫紋, 筋骨?陷中. 手太陰肺脈所入爲合水, 肺實瀉之. 針三分, 留三呼, 灸五壯.
主肩臂痛, 汗出中風, 小便數, 善?, 悲哭, 寒熱風?, ??攣, 手臂不擧, 喉痺, 上氣嘔吐, 口乾, 咳嗽唾濁, ??, 四肢腹腫, 心疼臂寒, 短氣, 肺膨脹, 心煩悶, 少氣, 勞熱, 喘滿, 腰脊强痛, 小兒慢驚風.
孔最: 去腕上七寸, 側取之. 灸五壯, 針三分. 主熱病汗不出, 咳逆, ?臂厥痛屈伸難, 手不及頭, 指不握, 吐血, 失音, 咽腫頭痛.
列缺: 手太陰絡, 別走陰陽. 去腕側上一寸五分, 以兩手交叉, 食指盡處, 兩筋骨?中. 針二分, 留五呼, 瀉五吸, 灸七壯.
主偏風口面歪斜, 手腕無力, 半身不遂, 掌中熱, 口禁不開, 寒熱?, 嘔沫, 咳嗽, 善笑, 縱脣口, 健忘, 溺血精出, 陰莖痛, 小便熱, ?驚妄見, 面目四肢?腫, 肩?, 胸背寒慄, 少氣不足以息, 尸厥寒熱, 交兩手而?. 實則胸背熱, 汗出, 四肢暴腫. 虛則胸背寒慄, 少氣不足以息.
《素問》曰: 實則手銳掌熱, 瀉之. 虛則欠?, 則便遺數, 補之. 直行者謂之經, 旁出者謂之絡, 手太陰之交, 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是列缺爲太陰別走陽明之絡. 人或有寸, 關, 尺三部脈不見, 自列缺至陽谿脈見者, 俗謂之反關脈. 此經脈虛而絡脈滿,《千金翼》謂陽脈逆, 反大于寸口三倍, 惜叔和尙未之及, 而?高陽生哉.
經渠: 寸口動脈陷中. 肺脈所行爲經金. 針入二分, 留三呼, 禁灸, 灸傷神明.
主?寒熱, 胸背拘急, 胸滿膨, 喉痺, 掌中熱, 咳逆上氣, 傷寒, 熱病汗不出, 暴痺喘促, 心痛嘔吐.
太淵(一名太泉, 避唐祖諱): 掌後內側橫紋頭, 動脈中. 肺脈所注爲兪土, 肺虛補之. 《難經》曰: 肺會太淵. 疏曰: 脈病治此. 平旦寅時, 氣血從此始, 故曰寸口者, 脈之大要會, 手太陰之動脈也, 灸三壯, 針二分, 留三呼.
主胸痺逆氣, 善?, 嘔飮水, 咳嗽, 煩悶不得眠, 肺脹膨, 臂內廉痛, 目生白?, 眼痛赤, 乍寒乍熱, 缺盆中引痛, 掌中熱, 數欠, 肩背痛寒, 喘不得息, 噫氣上逆, 心痛, 脈澁, 咳血嘔血, 振寒, 咽乾, 狂言口?, 溺色變, 卒遺矢無度.

그림

魚際: 大指本節後, 內側白肉際陷中. 又云: 散脈中. 肺脈所溜爲滎火. 針二分, 留二呼, 禁灸.
主酒病, 惡風寒, 虛熱, 舌上黃, 身熱頭痛, 咳嗽?, 傷寒汗不出, ?走胸背痛不得息, 目眩, 心煩少氣, 腹痛不下食, ?攣肢滿, 喉中乾燥, 寒慄鼓?, 咳引尻痛, 溺出嘔血, 心?悲恐, 乳癰. 東垣曰: 胃氣下溜, 五藏氣皆亂, 在于肺者, 取之手太陰魚際, 足少陰兪.
少商: 大指內側, 去爪甲角如?葉. 肺脈所出爲井木. 宜以三稜針刺之, 微出血, 泄諸臟熱, 溱不宜灸.
主?腫喉閉, 煩心善?, 心下滿, 汗出而寒, 咳逆, ??振寒, 腹痛, 唾沫, 脣乾引飮, 食不下, 膨膨, 手攣指痛, 掌熱, 寒慄鼓?, 喉中鳴, 小兒乳鵝.
唐刺史成君綽, 忽?腫, 大如升, 喉中閉塞, 水粒不下三日. 甄權以三稜針刺之, 微出血, 立愈. 瀉臟熱也. 《素問》留一呼, 《明堂》灸三壯, 《甲乙》灸一壯.

 

0개의 댓글

번호 제목 조회 수
149 足厥陰經穴主治 , 足厥陰肝經穴歌 1173
148 足少陽經穴主治, 足少陽膽經穴歌 1046
147 手少陽經穴主治, 手少陽三焦經穴歌 1164
146 手厥陰經穴主治 , 手厥陰心包絡穴歌 1067
145 足少陰腎主治 , 足少陰腎經穴歌 914
144 足太陽經穴主治 , 足太陽膀胱經穴歌 1072
143 手太陽經穴主治 , 手太陽小腸經穴歌 999
142 手少陰經穴主治 , 手少陰心經穴歌 928
141 足太陰經穴主治 , 足太陰脾經穴歌 997
140 足陽明經穴主治 1107
139 手陽明經穴主治 1131
手太陰肺經穴歌 《醫學入門》 1152
137 手太陰經穴主治 1082
136 臟腑十二經穴起止歌 1112
135 十四經脈長短尺寸 1072
134 五臟六腑 1113
133 八法手訣歌 ≪聚英≫ 1065
132 八脈圖?治症穴 1217
131 推定六十甲子日時穴開圖例 1068
130 八法臨時干支歌 921